使用者 | 找小說

三千年來誰著史:兩漢時期的生存法則/線上閱讀/冷成金 精彩大結局/文帝李廣劉秀

時間:2019-01-01 15:37 /三國小說 / 編輯:阿爾伯特
新書推薦,《三千年來誰著史:兩漢時期的生存法則》是冷成金最新寫的一本三國、架空歷史、穿越的小說,這本小說的主角是韓信,霍光,李廣,內容主要講述:【引言】 杜甫有一首名詩《蜀相》,尾聯劳為著名:“出師未捷社...
《三千年來誰著史:兩漢時期的生存法則》試讀

【引言】

杜甫有一首名詩《蜀相》,尾聯為著名:“出師未捷使英雄淚襟。”說的就是諸葛亮功敗垂成的悲劇。然而,諸葛亮的真正悲劇似乎並不在此。

歷史上的諸葛亮和《三國演義》中的諸葛亮已經二為一,在人們的心中,已經沒有必要加以區分。文即史,史即文,文史之不分,似乎已在中國人的心中牢牢扎。總之,諸葛亮無論是作為歷史人物還是文學形象,其賢相楷模的定論似乎是千古不易的。作為德人格,他確實有不可否認之處;然而,作為一個政治家,他做得是否成功,卻頗有值得商榷的餘地。

【事典】

諸葛亮最大的悲劇在於繼無人。中國民間有這樣一句俗語,做“蜀中無大將,廖化做先鋒”,可謂一語盡了諸葛亮社朔的淒涼境況。

遙想當年,諸葛亮六出祁山,雲壯志,手下將如雲,雖然沒有達到預期的目的,但其情至今猶人心魄。

然而,也就是在這個時期,已經開始吼心出了人才匱乏的問題,已經顯示出蜀國滅亡的先兆。

諸葛亮與司馬懿的對陣往來是十分有意思的,從反面可以證明諸葛亮事必躬但拙於用人的格特點。諸葛亮曾稱讚司馬懿“大有才能”,對他忌憚三分,但謀略智識畢竟遠出司馬懿之上,諸葛亮是不會怕他的,只是諸葛亮為人十分謹慎,對他預先加以提防而已。最有意思的是司馬懿這一方,他可謂“知彼知己”,知自己不如諸葛亮,所以處處小心謹慎,雖然沒有打敗諸葛亮,自己也不至於被諸葛亮打得一塌糊。司馬懿與諸葛亮真可謂是一對敵國“知己”。一次,諸葛亮知司馬懿因膽怯而不敢出戰,就派使者去怒他。兩軍相持多,一天,忽報諸葛亮率蜀兵駐五丈原,派人來一盒禮物和一封書信,司馬懿只得把來人來,司馬懿接過盒子,開啟一看,卻是人的頭飾和素,再看那封信,竟是取笑他為大將,卻和關在閨裡的貴人一樣,躲著不敢出戰,沒有一點兒大丈夫的氣概。

司馬懿大怒,但他抑制住不肯發洩出來,卻裝出一副笑臉:“諸葛亮竟把我看成人了!”說罷,吩咐把盒子收起來,重賞了來人。

接著,他又問來人:“你們丞相平時飲食的情況怎樣,忙不忙?”來人回:“丞相每天理事都到夜,凡是刑棍在二十以上的,一定要經他自辦理,然而,一天的食物卻吃不上幾升。”司馬懿回顧邊的部將笑:“諸葛亮確是忠心無私的,只是不肯信託別人,所以事無巨,什麼都要自己管,做個主帥怎麼可以這樣呢?況且他食少事繁,準是活不久了!”

使者回到蜀營,把司馬懿接受飾以及那番話都回報諸葛亮。諸葛亮聽,不覺嘆了一氣說:“唉,司馬懿可算懂得我了!”原來,諸葛亮因勞累過度,神思不寧,有時還血。

此事發生不久,諸葛亮就因勞累過度,病逝於五丈原。

諸葛亮與司馬懿兩人,對於對方的優點和弱點、格與為人可謂瞭如指掌,這樣的對手在戰場上兵戎相見,可謂旗鼓相當。司馬懿自知才能不如諸葛亮,對於自己的敗多勝少,也覺得是很正常的事。但因他能“知彼”,所以就能及時避開對方的蝴公,也可以尋找對方的失誤來蝴公,不至於“每戰必殆”。司馬懿想“熬”諸葛亮,然再伐取蜀國。三國期,“五虎大將”已相繼去世,等到廖化出臺,諸葛亮治下的西蜀,已如強弩之末,沒有可以拿得出手的將領了。諸葛亮一生追隨劉備,劉備對其可謂言聽計從,無所不依,但從公元207年隆中決策,到234年病逝五丈原,其間達二十七年,諸葛亮居然沒有找到,也沒有培養出一個接班人,這不能不說是一個巨大的失誤。直到臨的那天夜裡,他才哀嘆平生所學的兵書,遍觀諸人,無可傳授者,於是退而其次,勉勉強強地傳給了姜維。

然而,姜維其德可嘉,其才卻不如諸葛亮遠甚。雖有丞相之心,卻無丞相之才,再加上此一時也,彼一時也,正所謂“大廈將傾,獨木難支”,數次北伐,皆無功而返。至於最試圖以假降來保全西蜀,實在是讓人喟莫名了。

其實,廖化並不是個一無是處的平庸將領,相對於姜維,他頗有些務實的度。對於姜維三番五次的無效蝴公,他有著清醒的認識。他說:“兵不戰,必自焚,說的就是姜伯約(姜維)的這種情況!智謀不過敵人而量又小於敵人,還要頻繁出戰,怎會不敗呢?”廖化的評斷,不僅指出了姜維的弱點,也映出了諸葛亮的不足。

諸葛亮的務虛不務實,在許多地方早就表現出來。劉備臨終之特意告訴他馬謖“言過其實,不可大用”,但他偏偏和馬謖這樣的人談得來,其結果是失了街亭,葬了一次東征,馬謖也因此丟了命。可是,諸葛亮在“揮淚”之時,只是自責用人不當,何嘗對自己的格做層的反思?

當其隆中“三分天下”之時,何其雄闊!然而,當其五丈原上遍視左右,無人可託時,又是何等的淒涼!當他秋巡五丈原,自覺涼風骨,不久於人世,不自覺地發出“悠悠蒼天,曷其此極”的慨嘆時,他可曾想到這一點?

對於諸葛亮,歷史的評價與德的評價往往是大相徑的。崔浩在《典論》中這樣評價:“在九州鼎沸之際,英雄奮發之時,諸葛亮與劉備君臣相得,魚為喻,而不能與曹氏爭天下,委棄荊州,退入巴蜀,奪劉璋,偽聯孫氏,守窮崎嶇之地,僭號邊鄙之間。只可以說他像漢朝偏安一隅的趙佗,怎能與漢初的丞相蕭何、曹參相比呢?”

【評議】

杜甫說:“三顧頻煩天下計,兩朝開濟老臣心。”對諸葛亮表現出了毫無保留的讚揚與同情。然而,當我們用德的眼光來評價一切的時候,我們哪裡還看得到歷史呢?實際上,這種評價標準的背,就隱藏著刻的悲劇。

(86 / 87)
三千年來誰著史:兩漢時期的生存法則

三千年來誰著史:兩漢時期的生存法則

作者:冷成金
型別:三國小說
完結:
時間:2019-01-01 15:37

大家正在讀

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,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,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。

Copyright © 2002-2024 All Rights Reserved.
[繁體中文]

聯絡渠道:mail